打,奉陪!中国下定决心,美为失败做铺垫?对华态度出现4个转变

2022-08-25 17:14:36

面对美方发出的“战书”,中方直言要打我们奉陪!很显然中国发展自己的决心是不会动摇的,但美国遏制中国的决心似乎动摇了,美国内部的对华态度已开始出现四个转变。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此前发布的对华政策演讲,虽然口气已经比之前的前国务卿蓬佩奥缓和了不少,但仍然将中国污蔑为“国际秩序的最重大挑战”,并且宣称美国将和中国进行长期的竞争。可以说,布林肯的发言,相当于拜登政府对中国下的一封战书,核心意思是美国将和中国就世界第一的位置进行较量,在此过程中美国将用上一切招数来打压中国。对此,中国方面也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应,王毅外长铿锵有力地回应道:我们愿意和美国公平地比一比,看谁能为世界作出更多贡献!中方的回应,不仅展示出胸怀世界的大国情怀,更是表明了不惧和美国进行竞争的坚定意愿,表明了如果美国要打,我们奉陪到底的决心!

从一开始,中国在气势上就压倒了美国,中方的坚定态度可能是美国方面始料未及的。有趣的是,虽然拜登政府继续秉承着美国政府一直以来的对华遏制方针,但从各方面的信息来看,美国政府的对华态度已经悄悄出现了转变,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最直接的是,美国方面不再如过去一样咄咄逼人,而是寻求缓和中美竞争的节奏。这一次布林肯的发言,提出不寻求和中国进行“新冷战”,也不寻求改变中国的制度,这就避免了在最尖锐的问题上挑战中国,这和之前蓬佩奥侵略性十足的发言形成鲜明对比。布林肯的谨慎用词,表明美国政府意识到需要避免和中国发生直接的冲突,美国方面主动缓和对华竞争的烈度,这是第一个明显的改变。

第二个改变,在于美方的表态中显得更有耐心,从特朗普时期的对华“速胜”转为持久战模式。无论是布林肯的发言还是美国总统拜登的一系列措施,都显示出要以长时间的竞争来对付中国的意思。这和特朗普政府时期那种通过设置关税的贸易战来迅速获取优势相比,明显有很大的差距。美国政府这样的改变,原因恐怕是意识到了中国太过强大无法速胜,因此才打算拉长时间,和中国来一场持久战。与之类似的是,美国方面也开始接受中美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实,寻求缓和中美贸易关系。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等人就呼吁应该解除特朗普政府时期设置的对华关税,以便更好地进口中国货物,从而缓解美国的通胀压力。这样的变化表明,美国方面也不再寻求中美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想以较小的代价遏制中国。

最后一个改变,虽然还不是很明显,但却是四个改变中最重要的,那就是美国内部开始有人呼吁接受中国的崛起。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日前表示,美国不应该持续地把中国当成敌人和对手,中国的崛起不一定会损害美国的利益,强调中美冲突没人是赢家。与之类似的是,美国纽约时报近期也刊文,指出中国并没有美国政府设想的那样有侵略性,提醒美国政府不要过度敌视中国。虽然目前为止,这些声音还不是特别强大,但在反华浪潮极为汹涌的美国国内,终于算是出现了一批呼吁美国接受中国崛起的声音。出现这种声音的表象是有一些人看透了中国的本质,了解中国和平崛起的事实。但深层原因,还是美国内部的有识之士潜意识中意识到了中国的崛起无法阻止,因此才寻求主动地缓和中美关系,这是美国内部对华态度转变最值得注意的信号。

可以说,现在的美国政府虽然总体上还是以遏制中国为战略基调,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但其对华态度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缓和。正如上面四点所总结的那样,美国不再寻求直接冲突、不求速胜、不求经济全面脱钩,并开始讨论接受中国崛起的现实。这样的改变,其实是中国综合实力增强之后所必然导致的,现在中国的综合实力还没有超过美国,此时美国政府还会全力以赴寻求遏制中国。但等到中国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长,乃至达到超越美国的地步时,美国方面将逐渐地接受现实,不再寻求做那些自己做不到的事,这一点是我们可以期待的。


最新9月日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盖州信息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