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1 22:05:0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天纵通讯员王政
名贵药材、经典处方,数字科技令其焕发新力量。
近日,拥有400余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上市公司马应龙“老树开新枝”——经过与湖北移动武汉分公司技术团队近一年的设计调试,打造出我省首个5G全连接中药产品生产线,让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麝香痔疮栓等产品实现全自动生产、全流程跟踪,为我省中药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样板示范。
产品交付周期缩短一半以上
4月8日,武汉洪山区,马应龙药业集团厂区,一栋栋颇有年代感的厂房内部,是一排排科技含量十足的现代化生产线。在综合制剂大楼二楼软膏车间二区,全新改造的痔疮膏5G生产线轰鸣运行,几位穿着蓝色衣帽的工人在产线旁巡逻。
提、放、灌、拣、装、码、运……10余米长的生产线上,近10款外形各异的自动化机械设备飞速运转,机械臂的“手速”快到人看不清。在线称重仪在完成产品的标准称重后,自动装箱码垛机器人将产品打包成箱,交由会坐电梯的AGV云化智能小车,将产品自动转运至智能仓库。
“上管、灌装、分拣、装盒、在线检测、中包、自动转运等工序一气呵成,生产线每分钟能产180支痔疮膏。”马应龙药业集团生产中心软膏车间二区副主任汪莎介绍,一条软膏生产线过去需要配备20名工人,现在已减至8名,主要做产线补料和产品质检工作,产线主要流程已被自动化设备“包干”。
相比于汽车制造等信息化、自动化程度高的产业,物料多样、工序复杂的中药产品生产,大多依靠传统机械加工方式。让不同工艺流程的机械设备从“单打独斗”到“打团体赛”,是中药产业智能化生产的关键一步。
2021年上半年,马应龙药业找到湖北移动武汉分公司技术团队,希望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产品质效、加强安全管理水平。
湖北移动武汉分公司5G专家田明介绍,通过对马应龙生产园区产线不断调研、业务场景反复论证、网络建设、优化调整、业务适配,湖北移动为马应龙痔疮膏、痔疮栓生产线加装了1000多个5G数据采集装置,并搭建了一条专用5G高速公路,实现工厂本地业务处理、数据不出场,不仅安全,还实现5G与工业设备的毫秒级互联。
据马应龙药业集团介绍,膏剂、栓剂是马应龙主力产品,每年生产软膏1.5亿剂支。膏剂、栓剂车间智能化改造后,实现了核心产线100%数字化管理、产能提升60%以上、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产品交付周期平均缩短一半以上。
“虚拟工厂”打通上下游数据链
在综合制剂大楼中控室,马应龙工业智联平台上实时显示着设备、工艺、质量、仓储、能源等各项动态指标。
打开“质量”界面,痔疮膏、痔疮栓的冰片和炉甘石含量以“曲线图”形式动态显示,一旦相关成分含量低于标准限度,系统便会实时告警。
在“放行信息”栏,痔疮膏、痔疮栓等包装规格、批次号、派工、报检、完工、质检报告、放行时间等信息一目了然。
在“工艺”界面,由灰色、绿色、红色、蓝色线条构成的“虚拟工厂”,类似建筑设计图纸,配制系统罐体温度和液位、产品批号、成品率等工艺参数清晰可见。
汪莎表示,马应龙生产园区的能源、空调、制药用水、安环等数据,均通过5G专网实时高速传输。以数字孪生技术,在工业智联平台上一比一实时还原生产线,确保企业对产线运行及产品工艺的远程监控和实时跟踪,实现所有出厂药品全生命周期可溯源管理。
在数字孪生的“虚拟工厂”之上,马应龙还打造了智能智造云平台,通过集纳上游200余家供应商和下游28万家终端客户及200余个经销商的库存、订单数据,打通上下游数据链,实现工业物联网可视化、智慧化管理。
“通过应用5G+工业互联网技术,我们在平台可以实时、准确地掌握和分析供应、生产和销售的全流程数据,对企业高效决策意义非常。”马应龙药业集团信息中心总经理沈熠说。
除了治痔药,源自400年前的马应龙名方“八宝眼粉”名噪一时,2011年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马应龙向眼科、化妆品市场不断拓展。如,基于八宝配方打造出的口红产品、主打眼部护理的“瞳话”产品等。
马应龙药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集团在深耕肛肠全产业链基础上,推动5G全连接改造将向眼药、美妆等产线拓展,强化集团新药研发数据支撑能力,实现“做强核心、做大边界、做深业态、做长基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