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三)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2022-12-07 13:19:54

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运算意义就是乘法分配律教学的本质依据。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理解乘法的意义去掌握算理和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左右算式不一样,但是结果却是相同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从算式的意义上再来理解一下。看来这两个算式的意义是一样的,难怪结果相同。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100道

二年级数学上册

小刚的卧室正在装修,卧室长4米,宽3米,如果每1平方米能铺4块地砖。装修这个房间需要多少块地砖?(1平方米4块,需先求出一共多少平方米?)

计算法则通常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文本形式,一般存在于数学书里,过去数学教科书里陈述的法则,就是文本化的法则,由许多数学术语构成。另一种是经验形式,存在于个体的认知结构之中,它虽然没有文本法则那样严密、精炼的语言表述,却十分管用。其实,人们学习了文本法则以后,还需要把它转化成个体的经验,才能运用自如。可以这样理解,文本法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陈述性知识,而个体的经验性法则,使陈述性知识变成程序性知识。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形成计算能力,必须把陈述性知识变成程序性知识。
教科书没有给出文本法则,以免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记忆,而是要求学生形成自己的经验性法则,这样的法则既与人类已有的文本法则保持本质上的一致,又具有学生的个体化特点,不需要专门去记忆,但能直接支持他们的计算活动。

注重迁移,用联系的观点看待运算律的学习。
数学中的知识、技能、方法等都是有内在联系的,并总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着,根据课程内容的主线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让学生体会我们学所的知识并不是无根之木,而是有源之水,数学知识是一个动态的、有生命力的知识体系,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统观知识的整体,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紧紧围绕数学知识本质,挖掘知识的昨天、紧握知识的今天,拥抱知识的明天,才能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生态的丰富的知识结构,学生的知识大树才会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注意事项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正方形的面积也相等。(周长相等说明边长相等,边长相等即面积相等),同理面积相等的两正方形的周长相等。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大;面积的相等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较小。
正方形的边长扩大3倍,则该正方形的面积扩大(  )倍,周长扩大(    )倍。长方形的长扩大5倍,宽不变,则该长方形的面积扩大(  )倍;长方形的长不变,宽扩大3倍,则该长方形的面积扩大(    )倍。长方形的长扩大5倍,宽扩大3倍,面积扩大(     )倍。
 
学生得出计算法则,必须理解算理,还要回顾反思进行过的一类计算。就总结加法计算法则来说,应该整理笔算的过程和步骤:竖式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相同数位对齐?计算从哪里开始?为什么从个位算起?如何进位?为什么哪一位上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
帮助学生得出计算法则,要注意提高他们的概括水平。写竖式时,个位上的数对齐,十位上的数对齐,百位上的数对齐,三句话并成一句话,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十位满10向百位进1,百位满10向千位进1,三句话并成一句话,就是“哪一位上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成年人看这些概括似乎很简单,低年级学生学会这些概括很不容易。如果少数学生目前达不到这样的概括程度,应该允许他们把计算法则讲得“罗嗦”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盖州信息港版权所有